蓝翅岭裸鼻雀(英文名:Blue-winged Mountain Tanager,学名:Anisognathus somptuosu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岭裸鼻雀属的鸟类。从委内瑞拉到玻利维亚,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蓝翅岭裸鼻雀以其明亮的黄色腹部、黑色背部、蓝色肩部和翅膀边缘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体长约16-17厘米,体重33-56克。头部黑色,眼睛下方至侧头亦为黑色,头顶中央至颈背有宽黄条纹,有时部分被遮盖。背部深黑,臀部橄榄褐色渐变至绿色。尾巴黑色,外侧几对尾羽边缘呈亮蓝色。翼上覆羽和小翼羽为钴蓝色,大覆羽黑色。初级覆羽黑色,飞羽黑色,边缘宽阔,亮青绿蓝色,三级飞羽深黑色。喉咙和全身下部鲜黄色,除后腿黑色,翼下覆羽鲜黄色。虹膜暗红棕色,上喙黑色,下喙蓝灰色带黑色尖端和基部,腿暗角灰色。雌雄相似,幼鸟羽毛较暗淡。不同亚种在上体颜色和图案上有变化。
鸣叫特征:通常较为安静,歌曲为弱而急促、极高音调的几乎似啾啾声的‘ti-ti-ti-ti ti’ti’ti’tí’tí’títi’ti’ti’ti’ti’ti’ti ti ti’,中间略大声和快些。觅食时发出柔和的‘tic’和‘teep’声,或短暂的‘tic’声爆发,有时延长成小颤音。
生活习性:生活在湿润和湿热的森林、森林边缘和高大的次生林地带。在委内瑞拉高度900-2100米,在哥伦比亚主要位于1400-2600米,在厄瓜多尔1200-2500米。以昆虫、小果实和浆果为食。单独或成对,或3-10个小群体出现,加入混群觅食,常与其他种类的裸鼻雀和新世界莺鸟一起。活跃觅食,沿细枝跳跃,快速移动到叶簇末端,暂停并仔细观察,伸展、倾斜并短距离啄食或突袭猎物,偶尔悬停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未详述。
区别辨识:与近似种Anisognathus flavinucha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背部和臀部更暗,呈黑色。亚种间在背部颜色、翼部和尾部的蓝色边缘上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安第斯山脉东坡,从秘鲁库斯科南部至玻利维亚楚基萨卡。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高海拔森林和林地中常见。
其他: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如委内瑞拉的亨利·皮蒂尔国家公园、哥伦比亚的奇加扎国家公园、厄瓜多尔的波多卡普斯国家公园、秘鲁的廷戈玛丽国家公园等。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翅岭裸鼻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翅岭裸鼻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