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胸唐纳雀(英文名:Golden-chested Tanager,学名:Bangsia rothschildi),是雀形目裸鼻雀科金唐纳雀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潮湿森林地带。这种唐纳雀以深蓝色为底色,胸部和下腹部有鲜艳的黄色斑块,体型中等偏大,头大嘴短,尾巴相对较短。其命名向早期鸟类学家Outram Bangs和Lionel Walter 2nd Baron Rothschild致敬。
外形特征:金胸唐纳雀是一种光泽感强烈的深海军蓝至黑带蓝紫的中等体型鸟类,胸部、下腹部至肛周区域以及翼下覆羽上有醒目的金色斑块,形成鲜明对比。头部较大,喙短而健壮,尾巴相对短小。全身羽毛主要呈深蓝色,上尾覆羽和臀部略显蓝色,上翼覆羽黑色边缘暗蓝,飞羽黑色边缘淡蓝,尾巴灰暗边缘深蓝。雄鸟和雌鸟在外表上相似,但在紫外光谱下存在显著差异。幼鸟的描述未见记载。
鸣叫特征:金胸唐纳雀通常保持沉默,但其鸣唱为高音且类似昆虫的'tiz-ez-ez-ez-ez-ez',可重复多次每分钟。叫声为尖锐的高音'kjeeeee',有时作为飞行叫声连续发出。
生活习性:金胸唐纳雀生活在海拔250至1100米的热带雨林中,偏好湿润的低地常绿森林、山前森林、森林边缘和雨林山脚森林。它们在树冠层和混群中觅食,主要以昆虫、果实、浆果、种子和花蜜为食,偶尔单独或成对活动。
生长繁殖:金胸唐纳雀的巢穴尚未详细描述,但可能类似于蓝黄唐纳雀的巢,外观像一簇挂着的苔藓,侧面有入口。繁殖季节具体信息未知,但已观察到携带巢材的行为。
区别辨识:金胸唐纳雀与同属的黑金唐纳雀最相似,两者都有类似的色彩模式,但黑金唐纳雀的黄色延伸至腹部,上翼覆羽和臀部为亮蓝色,而金胸唐纳雀的腹部主要是黑蓝色,缺乏亮蓝色区域。另一种相似物种是苔背唐纳雀,具有相似的胸部黄色斑块,但身体大部分为绿色,面部和上翼覆羽有亮蓝色斑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金胸唐纳雀分布于南美洲西北部,限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太平洋斜坡地区,具体从哥伦比亚的阿特拉托河盆地向南延伸至厄瓜多尔的埃斯梅拉达斯省。在哥伦比亚,它们的海拔范围为250至1100米,在厄瓜多尔为100至600米。
其他:金胸唐纳雀在科学研究中的优先级被评为中等,许多自然历史方面仍需研究,包括巢穴描述、繁殖季节时长、领地性、社会互动和捕食行为,这些都可能对保护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金胸唐纳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金胸唐纳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