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腰厚嘴唐纳雀

Scarlet-rumped Tanager Ramphocelus passerinii

红腰厚嘴唐纳雀(英文名:Scarlet-rumped Tanager,学名:Ramphocelus passerinii),是雀形目裸鼻雀科厚嘴唐纳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热带低地,从墨西哥南部延伸到巴拿马西部。该物种曾被称为Passerini's Tanager,以纪念佛罗伦萨大学博物馆的教授Carlo Passerini,当太平洋沿岸的特有形式被重新分类为独立物种彻氏厚嘴唐纳雀时,其名称有所变更。然而,2018年彻氏厚嘴唐纳雀再次被归入本种,名称恢复为红腰厚嘴唐纳雀

外形特征:成年雄性红腰厚嘴唐纳雀约16厘米长,体重约为31克。雄鸟全身呈丝绒般的黑色,除了一片醒目的红色臀部,拥有银色的喙和暗红色的眼睛。雌鸟头部呈灰色,上体橄榄色,向臀部渐变为更明亮和淡色,翅膀和尾巴褐色,下体赭色。幼鸟的下体和臀部带有橙色色调,外观类似于较淡和暗淡的雌性彻氏厚嘴唐纳雀

鸣叫特征:红腰厚嘴唐纳雀的叫声为尖锐的'wac'声。它的歌声由几段清晰悦耳的音符组成,比其太平洋近亲的歌曲短语更为简短。

生活习性:红腰厚嘴唐纳雀常见于海拔0至1200米的高度,偶尔可达1700米。它们偏爱半开放的环境,包括轻度二次生长的森林边缘、林地边缘、花园和带有灌木丛的牧场。这种鸟通常成对或小群出现,有时也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多达十几只鸟会在夜间一起在茂密的灌木丛中休息。它们的食物包括特定的小型水果,通常整个吞食,以及昆虫和蜘蛛。

生长繁殖:红腰厚嘴唐纳雀在树上高达6米处筑杯状巢。正常情况下,每窝产两枚浅蓝色或灰色的蛋,上面有黑色、棕色或紫罗兰色的斑点。在繁殖季节,这种鸟有时会养育两窝幼鸟。

区别辨识:雄性红腰厚嘴唐纳雀彻氏厚嘴唐纳雀很难区分,因为两者都有醒目的红色臀部。然而,雌鸟的区别较为明显,红腰厚嘴唐纳雀的雌鸟缺少彻氏厚嘴唐纳雀雌鸟所具有的明亮橙色臀部和胸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腰厚嘴唐纳雀广泛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马的热带低地。

其他:红腰厚嘴唐纳雀的学名和英文名在历史上有过变更,反映了分类学上的讨论和修订。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腰厚嘴唐纳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腰厚嘴唐纳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