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唐纳雀

Red-billed Pied Tanager Lamprospiza melanoleuca

红嘴唐纳雀(英文名:Red-billed Pied Tanager,学名:Lamprospiza melanoleuca),是雀形目乌脸唐纳雀科红嘴唐纳雀属的鸟类。热带雨林中的黑色与白色相间的社交性鸟类。其黑白相间的羽毛与鲜红的喙是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包括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的低地雨林。

外形特征:成年红嘴唐纳雀体长17至18厘米,体重24至42克。雄鸟头部和上体为光泽的蓝黑色,喉咙和胸部为黑色,其余下体为白色。雌鸟类似,但颈部、背部和臀部呈灰色。两性均有红色的喙。幼鸟喙为黑色,头部黑色(无光泽),上背白色,下背黑色带白斑,腹部白色混杂黑色,大腿部分黑白相间。

鸣叫特征:群居时叫声频繁,发出尖锐、远传的叫声,如“ééé-ééh...ééé-ééé-ééh...ééé-ééh-yuu...”。歌声具有穿透力,是一种半音乐性但杂乱的复杂音符串,类似于Oryzoborus seed-finch或Sporophila seedeater快速演唱的歌曲。

生活习性:生活在亚马逊雨林的树冠层,通常以3至8只的小群体出现,它们在树冠中穿梭,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它们以昆虫和果实为食,有时会与混合物种群一同觅食,但往往保持在边缘位置,偶尔飞离较远距离再返回。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详,但在2月的巴西亚马逊州曾观察到雌鸟在巢中。有记录显示,8月在马托格罗索州发现带有两只离巢幼鸟的群落,9月在亚马逊州发现带有三只离巢幼鸟的配偶对。

区别辨识:红嘴唐纳雀的黑白相间羽毛和红色喙是辨识的关键特征。在同属中没有其他物种,因此辨识相对容易。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低地,包括东部和东南部秘鲁、北部玻利维亚、中央巴西、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

其他:红嘴唐纳雀被纳入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表明其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受到法律保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嘴唐纳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嘴唐纳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