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森莺(英文名:Red-faced Warbler,学名:Cardellina rubrifrons),是雀形目森莺科红脸森莺属的鸟类。新世界森莺科的小型鸟类,以它独特的红黑相间面部和灰色身躯而著称。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高海拔松树和橡树林中,尤其偏爱混合森林环境。其鲜艳的红色脸部和胸部在该地区极为罕见,与黑色、灰色和白色的戏剧性图案形成鲜明对比。
外形特征:红脸森莺身长约14厘米,拥有醒目的红黑脸部,灰色的背部,白色的臀部,以及白色底面。头部黑色部分与灰色背部交界处有时呈现灰斑或纯白。雌雄相似,但雌鸟的红色可能更接近橙色或铬橙色。幼鸟颜色较暗淡,头部和上体呈烟熏褐色,颈圈和下体带淡黄色调。
生活习性:它们栖息于海拔2000至3000米的高山森林中,夏季活跃于北墨西哥和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的马德雷山脉,冬季南迁至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飞行时有快速闪避动作,常在枝叶间快速移动,尾巴摆动频繁。
生长繁殖:红脸森莺在地面的小洞或凹陷处筑巢,使用树叶、草和松针建造小杯状巢穴,通常隐蔽于森林地面的枯枝落叶中。雌鸟每次产3至5枚带有棕色斑点的白色蛋,平均孵化期和雏鸟期均为12天。
区别辨识:与其它北美森莺相比,红脸森莺的明亮红色面部和胸部是独一无二的特征。成年雄鸟的头部和上胸呈鲜亮的红色,雌鸟的颜色可能较为橙红。幼鸟的头部和上体呈暗褐色,颈部和下体带淡黄色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高山森林中,包括马德雷山脉。冬季迁徙至墨西哥南部、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在墨西哥中部和西部山区为留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脸森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脸森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