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拟八哥(英文名:Carib Grackle,学名:Quiscalus lugubris),是雀形目拟鹂科拟八哥属的鸟类。分布于特立尼达岛和南美大陆,1905年被引入多巴哥岛,现今在当地非常常见。
外形特征:雄性辉拟八哥平均长度为26厘米,体重约66至80克,全身黑色带有紫蓝色光泽,尾部楔形且较长,但不及其他种类的拟八哥长,眼睛黄色,喙部和腿部呈黑色。雌鸟平均长度为21.7厘米,体重49至58克,上体呈暗灰褐色,下体略淡,同样具有黄色的眼睛。幼鸟雄鸟的尾部较短,部分羽色仍为棕色;幼鸟雌鸟与成年雌鸟相似,但色泽更暖。不同亚种在羽色深浅、体型大小和光泽表现上存在差异。
鸣叫特征:鸣声多样,包含尖锐与较为悦耳的金属音调,如‘tickita-tickita-tickita-ting’和快速的‘chi-chi-chi-chi’。鸣叫时通常会蓬松羽毛,叫声在不同岛屿间存在方言差异。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地带,包括农田和人类居住区,常在城市中大量出现,尤其沿海岸线。它们以群居方式生活,主要在地面寻找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小鱼、蛙类、蜥蜴或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面对潜在威胁如狗、獴或人类时,会集体攻击。夜间则群居休息。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几乎全年,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特立尼达岛)或6月至7月(委内瑞拉大草原)。筑巢于树、棕榈或灌木中,巢由草和其他植物材料混泥制成,深度可达10厘米,直径17厘米,离地高度最高可达15米。每巢产卵2至4枚,绿色带蓝底,有黑色和灰色斑点,平均尺寸为27.3×19.8毫米。孵卵期12天,由雌鸟负责,孵化后双亲共同喂养,幼鸟留巢期为14天。部分巢穴可能受到紫辉牛鹂的寄生,但辉拟八哥能够成功排除寄生蛋。
区别辨识:雄性辉拟八哥与同属的其他种类相比,尾部相对短些,雌鸟羽色较暗,与近似种的区别在于羽色光泽、体型和叫声。不同亚种间的辨识依据羽色深浅、体型大小和光泽的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北部,包括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巴西东北部等地。在多巴哥、巴布达、安提瓜、圣基茨、安圭拉等北小安的列斯群岛扩散。在哥伦比亚的扩张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改变有关。
其他:历史上,指名亚种被引入多巴哥,而fortirostris亚种在20世纪初期成功引入北小安的列斯群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辉拟八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辉拟八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