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酋长鹂(英文名:Mountain Cacique,学名:Cacicus chrysonotus),是雀形目拟鹂科酋长鹂属的鸟类。引人注目的黑黄相间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部至玻利维亚中部。南山酋长鹂曾与北山酋长鹂被视为同一物种,但南山酋长鹂的翅膀上缺乏黄色,虹膜颜色更接近淡蓝至白色。
外形特征:南山酋长鹂成年雄鸟长约28厘米,重约98克;雌鸟稍小,长25厘米,重约64.5克。雄鸟主要为光泽黑色,背部下方和臀部为鲜黄色,部分个体在上翼覆羽有黄色羽毛;雌鸟整体较暗淡。幼鸟眼睛呈深棕色,嘴部颜色比成鸟更深。
鸣叫特征:发出重复响亮的叫声,类似北山酋长鹂,但节奏更慢、音调更高,还有一种由五个音符组成的复杂叫声,可能是其歌声,低沉的喉音与高低哨声交替。
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拔1800至3600米的亚热带至温带湿润山林中,偏好有Weinmannia和Clusia等树种的森林。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主食,也会食用花蜜和果实。常在树冠层或森林边缘觅食,会探入竹子、附生植物和树皮中寻找食物。通常以小群或混种觅食群出现,与Cyanolica jay或Buthraupis山鵙等物种一同觅食。
生长繁殖:在哥伦比亚,繁殖季节为2月至7月。在哥伦比亚的Cundinamarca,被报告为独居繁殖者,暗示可能有合作繁殖的行为;在厄瓜多尔的Baeza附近发现六个活跃的巢穴集群,但在Tungurahua火山三个较为靠近的巢穴中,只有一个正在使用。巢穴呈长袋状,约50厘米长,入口在顶部,由粗大的植物材料构成,悬挂在斜坡上方的树枝上。
区别辨识:南山酋长鹂与北山酋长鹂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缺乏隐藏的白色领环,通常翅膀覆羽没有黄色,且喙较长。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整体颜色较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厄瓜多尔不常见至相当常见,在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则较为稀少或局部分布。)
地理分布:南山酋长鹂分布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部至玻利维亚中部。在秘鲁南部至玻利维亚中部尤其可见。
其他:南山酋长鹂未被报道为巨牛鹂的宿主,可能是因为它栖息在较高的海拔。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南山酋长鹂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南山酋长鹂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