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草地鹨(英文名:Peruvian Meadowlark,学名:Leistes bellicosus),是雀形目拟鹂科Leistes的鸟类。雄鸟特征鲜明,喉部至下体呈亮红色,分布于南美洲,自哥伦比亚远西南部至智利远西北部。雌鸟色彩较淡,体羽更显斑驳。
外形特征:雄鸟平均长度约20.5厘米,重约78.5克;雌鸟平均重61.4克。雄鸟上体灰褐,饰以黑纹,头部及颈侧呈黑色;眼上方有一长的超眉线,眼前红色,眼后白色,下颌至胸部鲜红,腹部黑色,两胁及臀下覆羽条纹状。雌鸟较雄鸟颜色暗淡,下体淡灰色,喉部近白,腹部中央微泛淡红色,胸部至腹侧具暗色斑纹。
鸣叫特征:雄鸟飞行鸣唱复杂多变,结尾带嗡鸣声,持续约3秒;栖息时鸣唱较短,由3-4个下降音符接粗嘎嗡鸣组成,"tee-tleptu-chzzz"。叫声为嗡鸣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草地、牧场和农业地带,包括沿海沙漠中的绿洲或灌溉田地,有时见于盐沼。通常地面觅食,以节肢动物、小型脊椎动物、种子和部分果实为主食。飞行特征为上下波动,类似啄木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厄瓜多尔为3月至5月,智利为10月至11月。巢由干草和茎构成,无明显内衬,建于地面,常利用轻微凹陷处,置于小灌木或草丛下。每窝产卵4-5枚,卵色为淡黄色、粉色或乳白色,饰有红褐色斑点,平均尺寸25.4×18.5毫米,孵化期14天,雏鸟期约12天。受到紫辉牛鹂寄生。
区别辨识:雄性红胸草地鹨与其他Leistes属物种相比,体型较小,尾巴和喙较短。雌鸟及幼鸟缺乏红色调,下体斑纹更多。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西部,自哥伦比亚西南部至智利西北部,海拔可达2500米。
其他:近年来,随着林地转化为牧场,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胸草地鹨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胸草地鹨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