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顶薮雀

Chestnut-capped Brushfinch Arremon brunneinucha

栗顶薮雀(英文名:Chestnut-capped Brushfinch,学名:Arremon brunneinucha),是雀形目雀鹀科金肩雀属的鸟类。体型较为健壮、主要栖息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山地森林下。拥有独特的头部特征,包括黄色边缘的栗色冠羽和颈背,黑色额部与侧头,以及醒目的白色喉部。分布于墨西哥至厄瓜多尔的高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成年栗顶薮雀长约19厘米,重约45克,具有长而细的喙与较大的脚。其头部特征鲜明,包括黄色边缘的栗色冠羽和颈背,黑色的额部与两侧头部,中间和两侧额部有白色斑点,白色喉部在兴奋时会鼓起。上体呈深橄榄色,翅膀颜色更深。白色胸部中央与白色喉部由黑色带纹隔开,胸侧灰白,两胁和下腹橄榄绿色。幼鸟具烟灰色帽状羽、烟灰色面和橄榄棕色上体、喉咙与胸部。

鸣叫特征:发出薄而尖锐的叫声和非常高的嘶嘶声。雄鸟的歌声混合了哨音和尖锐的音符。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900米至2500米的湿润山地森林下层,常见于茂密的次生林和峡谷。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食,从叶床中用喙提取,也会从低矮灌木中挑选浆果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通常成对或家庭群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墨西哥为5月中旬至6月,8月在格雷罗,4月初在奥哈卡州;在哥斯达黎加,筑巢时间为4月中旬至8月,大多数从4月开始;在巴拿马,观察到幼鸟在3月中旬。巢为大型杯状,由雌鸟构建,放置于离地面不到2.5米的灌木或小树中,内部铺垫更细腻的材料。每窝产卵2枚,有时仅1枚,卵为白色或淡蓝色,无斑点,仅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4天,雏鸟期13天。

区别辨识:领唧鹀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色彩较暗淡,具有黑色领圈和白色的眉纹。不同亚种之间在羽毛标记和色彩上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高海拔地区,自墨西哥至厄瓜多尔。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于苔藓覆盖的亚热带森林,偏好最密集的下层植被;在危地马拉发现于温带森林、橡树林(Quercus)、其他阔叶树混杂松树(Pinus)的地带,以及一些较高山坡上的‘柏树’丛,可达3050米高度。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栗顶薮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