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顶猛雀鹀

Rufous-crowned Sparrow Aimophila ruficeps

棕顶猛雀鹀(英文名:Rufous-crowned Sparrow,学名:Aimophila ruficeps),是雀形目雀鹀科猛雀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南部和西南部以及墨西哥大部分内陆地区,南至横山山脉,沿太平洋海岸向西南延伸至横山山脉以南。该鸟种有棕色背部,暗色条纹,灰色腹部,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红褐色的冠羽,灰色的脸颊和眉纹,以及一条粗黑的颊纹。

外形特征:棕顶猛雀鹀体长13至15厘米,体重15至23克。雄鸟和雌鸟的颜色相似,但雄鸟略大。成鸟头部顶部呈锈色,其余上体为灰褐色,常带有锈色条纹;眼上纹灰色;耳羽深色;明显的黑色颊纹;突出的眼环;下体无斑点,灰色或淡黄灰色。幼鸟的冠羽呈暗褐色,有较淡的褐色条纹;上体有狭窄的暗褐色条纹;下体浅黄褐色,胸侧有暗褐色细条纹;颊纹不明显。

鸣叫特征:鸣唱为短促、快速的、带气泡感的chip音序列,有时接近结尾加速;叫声包括鼻音的chur和尖细的tsi。当受威胁或与配偶分离时,会发出dear-dear-dear的叫声。

生活习性:棕顶猛雀鹀通常在干燥的山坡或灌木丛中生活,尤其在干燥斜坡上散落着灌木的地方。它们主要在地面附近活动,特别是在干燥的斜坡上有零星灌木的地方。它们经常在隐蔽的灌木或草丛下寻找种子和昆虫。在冬季,它们主要以种子为食,而在春季和夏季,则以昆虫为主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春季,雄鸟通过歌声吸引伴侣并维护领地。巢建在地面或低矮的灌木丛中,由干草和根须构成,有时会加入树皮条、小树枝和杂草茎。每窝产2到5枚蛋,仅由雌鸟孵化。孵化期持续11到13天。幼鸟出生时裸露无毛,直到第三天才开始长出绒羽。幼鸟在8或9天后离开巢穴,此时还不会飞,但已能穿过灌木丛,父母仍会继续喂养一段时间。

区别辨识:锈红猛雀鹀瓦哈猛雀鹀棕翅猛雀鹀棕顶雀鹀美洲树雀鹀或幼年白冠带鹀相比,棕顶猛雀鹀的红褐色冠羽、灰色中线上的条纹、黑色颊纹、白色眼环、无胸部斑点或条纹、灰到淡黄灰褐色的胸腹以及灰褐色的背部,使其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该物种广泛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内陆,南至横山山脉,沿太平洋海岸向西南延伸至横山山脉以南。具体分布于加州、亚利桑那州南部、新墨西哥州南部、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中部,南至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西部,直至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南部和瓦哈卡州。

其他:尽管该物种总体上被列为无灭绝威胁,但一些亚种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威胁,其中一个亚种可能已经灭绝。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顶猛雀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