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色雀鹀(英文名:Red Fox Sparrow,学名:Passerella iliaca),是雀形目雀鹀科狐色雀鹀属的鸟类。是北美地区特有种。以明亮的色彩而著称,主要分布在从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和中部到加拿大东部的广阔区域。狐色雀鹀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态位而在鸟类学界受到关注。
外形特征:狐色雀鹀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雀类,全长约15-19厘米,翼展可达27厘米,平均重量约为32克。头部呈灰色,顶部有赤褐色的冠羽,两颊覆盖着耳羽。喉咙白色,两侧有赤褐色条纹。下喙黄色,上喙由黄渐变为黑色。胸部有红棕色的斑纹,腹部白色。背部的灰和赤褐色条纹与灰色臀部的组合是其显著特征,雄雌形态相似。
鸣叫特征:其鸣叫声被形容为响亮的啪嗒声,类似于褐弯嘴嘲鸫的叫声。
生活习性:狐色雀鹀在针叶林地带繁殖,偏好浓密的柳树和桤木灌丛,以及云杉和冷杉沼泽。它们在地面、灌木或低树上筑巢,巢离地面不超过2米。春季迁徙始于2月,至5月初几乎全部返回繁殖地。秋季南迁始于10月初,至11月中旬,最后一批鸟儿才离开北方。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每窝产3-5枚淡蓝色至淡绿色的蛋,布满棕色斑点。孵化期大约为12-14天,主要由雌鸟负责,两性共同喂养雏鸟。雏鸟孵化后9至11天即可离巢。
区别辨识:与其它亚种相比,尤康狐色雀鹀( zaboria)头部更灰,颊纹更棕。然而,由于形态差异不大,野外鉴别红狐色雀鹀群内的亚种通常较为困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和中部至加拿大东部。非繁殖区在美国中南部和东南部。
其他:狐色雀鹀的红狐色亚种群被认为是独立的进化谱系,与石板色狐色雀鹀关系最近,可能代表了狐色雀鹀支系中最原始的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狐色雀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狐色雀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