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颈鹀(英文名:Grey-necked Bunting,学名:Emberiza buchanani),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灰头、白眼圈、黄色颊纹和暖色下体而著称。分布于中亚地区,包括帕米尔高原至阿尔泰山脉,冬季迁往南亚部分地区。其生境偏好干燥、岩石较多的环境,如山侧和平原。
外形特征:灰颈鹀体长约15-17厘米,体重17.2-26克。雄鸟繁殖季节头部至颈灰色,眼圈明显,脸颊黄色,胸部至腹部颜色从浅黄至红褐色。上体灰褐色,肩羽边缘红棕色,翅膀和尾羽灰暗,尾端外侧白色。雌鸟较暗淡,头顶和颈侧有细条纹,肩羽色较淡。幼鸟似雌鸟,但头顶几乎无条纹,下体有更多红褐和棕色条纹。
鸣叫特征:鸣唱是一系列短暂上升的音符,通常以连续的颤音结束,类似‘tsee-tsee-tsee-tsee-dew-dedew’。
生活习性:偏好干旱地区的开阔地带,如多石的山丘和覆盖着低矮荆棘的环境。秋季迁徙前会结成小群,与其他鹀类混合。食物包括多种种子、植物嫩芽,以及昆虫如象鼻虫、甲虫、蚱蜢、蝽、蚂蚁和蜗牛。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雏鸟几乎全靠昆虫喂养。筑巢于地面,利用一些悬垂的植被遮蔽,巢材包括草和毛发。
区别辨识:与圃鹀相比,灰颈鹀胸腹间无明显分界,头部为蓝灰色而非绿灰色。此外,灰颈鹀的下体偏粉色,眼圈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东土耳其、伊拉克东北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土库曼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哈萨克斯坦中部和东部、俄罗斯南部和西部、蒙古国。冬季迁徙至巴基斯坦东南部、印度北部、中部和南部。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部分地区。
其他:灰颈鹀的迁徙研究显示,自1940年代以来,通过哈萨克斯坦天山西部Chokpak Pass的数量显著减少,可能与半干旱栖息地的过度放牧有关。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灰颈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