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叉尾海燕

Guadalupe Storm Petrel Hydrobates macrodactylus

瓜岛叉尾海燕(英文名:Guadalupe Storm Petrel,学名:Hydrobates macrodactylus),是鹱形目海燕科暴风海燕属的鸟类。曾中到大型的暴风海燕,以叉尾和白色臀部为显著特征。其黑色上体与灰色翼条相映衬,翼尖至翼弯处有淡色区域,头部与背部呈板岩色光泽。该物种仅在墨西哥西北部的瓜达卢佩岛繁殖,可能已濒临灭绝。

外形特征:体长22.5-24厘米,翼展50.5-52厘米。上体黑色带褐色,翼上有较浅的灰色翼条,主要位于大覆羽,几乎延伸至翼弯。头部与背部有板岩色光泽。尾部白色,尖端深色,形成白色上尾斑块,尾羽间有较暗的中线分割,尾部适度叉开。下体颜色略淡于上体。与Oceanodroma leucorhous socorroensis相似,但喙基部更宽更厚,翼下更浅色,尾部更长且更深地叉开。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被描述为类似"here's a letter, here's a letter"的声音,伴随重复的"For you, for you"的插入。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洋环境,具体的洋面行为未知。筑巢于海拔约800米的森林地面,使用松树(Pinus radiata)或柏树(Cupressus guadalupensis)林下的洞穴。白天在海上活动,夜间返回陆地。

生长繁殖:繁殖细节知之甚少,但产卵期在3月至6月之间,雏鸟最晚可至8月。在松树或柏树林下的洞穴中筑巢,铺垫树叶和松针。每窝产一枚淡色斑点的白色蛋,平均尺寸为35.7mm x 27mm。

区别辨识:与Oceanodroma leucorhous socorroensis相比,瓜岛叉尾海燕具有更宽的喙基部、更浅色的翼下羽毛和更长、更深的尾部分叉。

保护现状:IUCN:CR(PE)(极危(可能已灭绝)),可能灭绝)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仅限于墨西哥西北部的瓜达卢佩岛。非繁殖区域:由于其可能的灭绝状态,确切的非繁殖区域未知。

其他:最后一次繁殖记录是在1912年,之后的搜索均未发现其踪迹。其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野猫的捕食和山羊破坏了繁殖栖息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瓜岛叉尾海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瓜岛叉尾海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